江竹兵:新的一年,制定战略的四个思考

· 企业动态

每至年关,两项关键工作便摆在老板面前。其一为总结复盘,全面审视过去一年的战略执行情况。企业投入大量资源推动战略落地,成效究竟如何?

其二是来年规划。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,企业需明确新一年的发展方向。面对市场的风云变幻,企业要敏锐捕捉变化信号,提前布局。

判断一个战略的优劣,关键在于其能否契合企业自身资源与能力,能否顺应市场趋势,能否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。

战略要有所取舍

战略核心即取舍、选择与定位。无所取舍,事事皆为则无战略可言。供不应求时,产品不愁销路,做啥都能盈利,战略无关紧要。但在供过于求的当下,客户选择众多,企业需思考竞争战略:该做什么、放弃什么,服务哪些客户,解决哪些痛点,提供何种产品,专注于哪个区域。

毕竟,人的精力与企业资源皆有限,即便大企业也不例外。明确选择与定位后,就要长期坚守,抵御诱惑。以美的为例,从创立之初到如今,美的始终围绕核心业务做相关产业的布局和发展,没有被非相关业务的投资所诱惑,这种专注与定力使得美的能够集中资源与精力,不断强化在核心业务上的优势。

至于如何取舍,可从四个维度思考:

其一,目标客户群。商业圈层化的当下,企业无法服务所有用户,只为特定部分用户存在。

其二,客户痛点与需求。不同客户需求各异,有人重价值,有人看价格,有人注重品牌与服务。企业要找准所服务客户的首要痛点。

其三,产品与服务取舍。如同种农作物,种苹果还是香蕉,小麦还是玉米,除考虑客户需求,还得结合自身专业能力。

其四,区域选择。是服务一城一地、一市一省,还是一区一国,亦或走向全球。明确取舍定方向,懂得如何取舍则彰显智慧。世界丰富多彩,正是因为个体各不相同,企业战略亦是如此,没有两家企业战略完全一致。

谈及如何选择,需看三方面:我想做、我能做、我要做。“我想做”体现意愿,“我能做”关乎能力,“我要做”基于现实。当意愿、能力与现实达成统一,便是身心灵合一的状态。

战略要有差异化

取舍划定企业战略边界,而差异化创造独特价值。就像种苹果,你的苹果需与众不同,或口感更佳,或价格更优,或外观更美。

差异化体现在多维度:包装上,别人用方形,你可用圆形;产品方面,别人种苹果,你能种梨;生产制造,别人化学浸出,你可物理压榨;原材料,别人用低端,你能用高端。

差异化带来两类独特价值:价值创新与成本领先。无论哪方面,都要做到比对手更多、更快、更好、更省。

客户对差异化的选择类似择偶,企业要在众多竞品中脱颖而出,必须有所区隔。有个性方能吸引目光。

如何打造差异化?关键两点:基于客户,区隔对手。差异化并非博眼球,而是依据客户需求针对性设计。再者,要超越对手,但注意尺度,领先半步为先进,领先三步恐成先烈。

战略要落地执行

战略绝非空中楼阁,需脚踏实地运作执行。无法落地,只是空想。数百年前人类渴望登月,彼时条件、资源、能力皆无,仅是空洞梦想。如今,资源条件匹配,登月成为可行战略。当然,基于战略可创造条件,但战略不是口号,而是实现目标的系列行动。

战略落地执行,需跨越四大鸿沟:描述、衡量、管理与执行。

其一,描述战略。无法描述便无法衡量,无法衡量就难以管理。战略不能仅存于老板脑海,需解码为易懂语言,让团队达成思想共识。

其二,衡量战略。将战略转化为绩效指标,落实到责任人。董事长代表董事会制定战略规划,CEO作为首席执行官,是战略落地首要责任人。

其三,管理战略。CEO 执行战略,要从组织架构、能力匹配、机制导向三方面调整,确保组织围绕战略,上下一心,集中发力。

其四,执行落地。把战略行动融入员工日常工作。打通战略与执行的一致性,塑造战略中心型组织,让大企业也能灵活运作。

IBM的组织变革便是典型案例。面对组织臃肿、能力不匹配、机制僵化及战略重大变化,郭士纳大刀阔斧改革:出售电脑业务给联想,变革组织架构,全球裁员三分之一,成立全球客户服务部,革新官僚化机制。这一系列变革使IBM重获生机。

战略要快速迭代

战略既定,并非一成不变,需常复盘、速迭代。商场如战场,战机稍纵即逝,局势瞬息万变。企业战略执行,身处客户、对手、新进入者、替代品等多方力量博弈之中,必须灵活应变。

如何实现快速迭代?其一,提高复盘频次。从一年一次,缩短至一季度一次,如今甚至每月一次。高管层应定期复盘战略,对市场动态迅速反馈。其二,迅速修订、快速调整。正如当年工农红军,面临前堵后追的绝境,凭借四渡赤水的灵活战术,成功跳出包围圈,开启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壮举。

战略从制定、执行到修正迭代,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,从无到有、从有到优、从虚到实、从慢到快。

兵无常势,水无常形,无人能保证战略永远成功。企业唯一不变的,是变化本身以及应对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。商业文明与物种进化同理,皆遵循优胜劣汰、适者生存的法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