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编
制定目标的本质是什么?
我看到很多企业这样定目标:2023年销售额是1亿元,2024年保底目标是1.3亿元,挑战目标是1.6亿元。
当我继续追问,为什么保底目标是1.3亿元,不是1.31亿元,也不是1.29亿元呢?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则会一片茫然,有人甚至说:“江老师,这不是钻牛角尖吗?我们哪能算得那么精准!”
请不要误会,我没有要你做数学题,我的意思是:1.3亿元意味着什么?1.3元亿是怎么得出来的?
是在家里一拍脑袋、闭门造车想出来的?还是通过走访市场调查出来的?1.3亿元比1亿元多出了0.3亿元,这背后有哪些新的业绩增长点来支撑呢?如果找不到业绩增长的支撑点,我们怎么相信团队能达成呢?
新目标=老数据+新增长
基于企业的基本特性,企业是盈利性组织,必须要盈利。而企业内部的各个职能部门,基本的工作职能要做好,但做好职能的目的是帮助企业赢得市场,赢得行业竞争。
从长期辅导企业的实践出发,我发现很多企业在制定目标时,只是把基本职责进行重新描述,制定出的目标没有体现应有的价值,没有体现出改善和增长。
这种原地踏步的模式,导致每年定的目标都和原来差不多,没有提升,领导者和团队还要进行无数轮讨价还价,这样的情况非常不利于企业在竞争剧烈环境下发展。
为了激活员工为公司发展做出贡献,也为了激活企业每年持续发展。所以,制定目标的本质,是在老数据基础上寻找新的增长点。
我曾经合作的某家电梯制造和销售企业,订单充足但产能供给受限,核心是安装电梯的周期太长,从前期的电梯井检查、整改,到安装、调试、整体验收,平均需要40天时间。
仔细分析发现,真正花费在安装电梯上的时间也就一周左右,大量的时间浪费在等待、沟通、协调过程中。
比如:前期发现电梯井墙壁达不到安装要求(小瑕疵,某个墙壁突出一块等),安装公司就会和业主方反映,业主方再联系施工方,施工方再安排人来进行整改和维修,这其中的等待和维修到位时间,快则2~3天,慢则4~5天。
其实,业主方和施工方都觉得这样的协作流程非常麻烦,不仅要花费人工,还要大量时间协调和重新确认。安装好后,不是单台调试好就验收,而是等整体安装好后再验收,这又浪费了大量的时间。
在发动员工进行讨论时,我们首先肯定安装工的辛苦和付出,接下来再动员安装工头脑风暴,群策群力,进一步寻找利润增长点。
当思维打开后,大量的利润增长点浮出水面,我这里列举三个:
(1)可以绑定一个施工队进行长期合作,向业主提供电梯井整修服务;
(2)大量报检、报批手续由公司统一协调,业主方提供配合;
(3)缩短电梯整体安装时间,从40天可以改为20天。
这些增长点如果做到,有三方面好处:
一是为公司增加收入,每台电梯安装收入可以增加2万元,每年300台,即可增加600万元;二是缩短交付时间,公司电梯安装产能可以提高30%;三是一站式服务,大大提高客户满意度。
总之,制定目标的本质是寻找利润增长点,这需要企业深入分析市场、挖掘自身潜力,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。
通过明确的目标和有效的执行,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希望各企业都能重视目标制定的本质,不断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,为企业的繁荣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。